【8要领 父母不偏心】
1. 提醒自己平衡的招呼舞步:
「在即将与孩子对话时,随时提醒自己在说话与招呼的次序上,平衡一下顺序。有时先叫姊姊,后叫弟弟;有时先叫弟弟,后叫姊姊,孩子会觉得舒服些。」
2. 仔细收藏温馨的约会时光:
「有时孩子希望父母给自己的关注是全部,而不是兄弟姊妹剩下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其实在时间的河流中,蕴藏着许多零碎的美好时光。这些短至十五分钟、长至一小时或半天的时间,足以让父母选择与孩子其中之一,进行亲子两人的约会独处时光。对孩子来说,小小的两人约会独处,是大大的幸福享受。」
3. 感受全家行动的揪团凝聚:
「以全员出动、揪团号召的方式,让孩子们能感受到全家共同体验的凝聚感,降低对于个别需要被注意的感受。建议您,平时可多使用『大家一起吃饭罗!』『走,一起出门晒晒太阳。』『全家一起出动,逛大卖场罗!』等。」
4. 赞美聚焦手足的美好优势:
「当孩子常挂着父母『偏心、不公平』的言语,多少也反映孩子较聚焦在父母如何看待彼此,而忽略了手足之间的美好相处。……多引导孩子去看见对方与自己的好关系。例如:『姊姊好棒唷,能帮弟弟复习功课。』『妹妹好厉害喔,总会唱歌来逗哥哥开心。』『哇!你们姊妹俩骑自行车的画面好美喔!』。」
5. 脑力激荡问题的解决妙计:
「当孩子彼此之间争吵着:『不公平、不公平,为什么每次都是你先?』此时,父母不用急着马上介入兄弟姊妹的争执,先观察孩子如何解决。如果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还无法解决,此时再引导或提供适合孩子的解决方式。」
6. 倾听同理孩子的偏心感受:
「有时父母对于孩子老爱抱怨『偏心、不公平』,很容易显得不耐,进而习惯以理所当然的语气反应:『你是姊姊,本来就应该让弟弟。』『妹妹这么小,我不抱她?难道要抱你?都读小学了,还这么不懂事!』这些看似义正词严,其实听在孩子耳里,无疑是将亲子沟通的门重重的拉下,甚至于将门栓锁住,不再和您往来。尝试去体验孩子对于父母偏心可能存在的感受,试着帮孩子说出心里的感受。」
7. 表达陈述公平的内心想法:
「什么是公平?听听孩子怎么说。从孩子的陈述当中,可以让我们仔细推敲并了解孩子的公平概念是否成熟。当然,让孩子合理的说出心中的抱怨,总是一扇情绪的抒解窗口。或许,在孩子的想法表达中,还真能让我们看见:自认的公平,还真不公平。」
8. 父母彼此细心的体贴关注:
「当孩子说『偏心、不公平』时,父母也许会理直气壮的认为『手心、手背都是肉』,哪来的偏心不偏心?但话题一转,想想另一半比较疼谁?爱谁?护谁?您似乎又会斩钉截铁的表示『你妈妈最疼弟弟』、『你爸爸最爱姊姊』之类的话。请记得,不要刻意在孩子面前说谁疼谁。这些话语,在孩子的耳际反覆传来传去时,其实很容易让孩子在心中对于父母存在着不同的感受,当然偏心、不公平的感觉就油然而生。」
育儿是门艺术,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公平、不偏心,需要我们在教养的过程里保持清醒的自我觉察并锻链问题的解决力。
「在每一个『偏心、不公平』的声音背后,多少也反映着孩子们内心里一声声『看我、看我』的呼唤。」孩子藉由喊出「偏心、不公平」来提醒我们是不是真的在无意中疏忽了哪一个孩子?我们自以为对孩子们的爱是相同的,但会不会我们还是忍不住多爱那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多一些?对那调皮不听话的孩子则少了些耐性、多了些责备?如果我们试着去欣赏每个孩子独一无二的特质,去包容孩子就像我们自己一样都有着某些部分的不完美,放下在孩子之间做比较的心理,适性对待每个孩子,让孩子明白他们无需特别索求,那个源源不绝、丰沛饱满的爱就在哪里。若他们能对父母的爱感到很放心很放心,也许就不会老爱喊「偏心、不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