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某著名网站做过高管的朋友跟我说最近网络的生意很火,尤其是一些山区农村的土特产品,还是不带包装的。其实,近几年来,笔者也越来越感慨,越是看上去很美、很好的生意,越是赚不到钱,越是看上去俗不可耐的生意,越是来钱。比如离奢侈品越近,她越是发现做奢侈品生意很难赚到钱,尤其是独立专卖店形式的,钱都被那些豪华商场赚走了;因此,商业呈现了两个方向的极端,另一端就是那些制造并销售看上去俗不可耐,也没多少人知道的牌子的衣服的人,个个身家不菲。尤其是在淘宝网上的这些大卖家,卖着线下没有线上独有的产品,个个肥的流油。
去看看文化产业吧。越是高雅的文化时评节目,收视率结果越糟糕。反之,如果嘉宾若像“超女”的评委一样吵得翻了脸,爆出很多黑幕,最好像包小柏那样当场宣布老子不干了,收视率就一定会一路狂飙。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电视节目里哭哭,骂骂,闹闹的原因。俗吗?很俗。可是一般观众都是一边看,一边骂它们俗。骂来的收视率也是收视率啊。对媒体来讲有收视率才有广告收入,没有收视率就意味着这档节目很可能会关门大吉。很多央视消失的节目都是死于收视率的“黑手”。还有电视剧,为什么《武林外传》那么火,是因为他们那么的俗。
高雅着去饿死,还是变俗了来生存,这在目前似乎已经不再成为争论的问题。先活下来再说,会成为生意人的第一生存法则。
所以出版社出的书,书名越俗,卖得越好。什么《和空姐同居的日子》、《我拿什么献给你》、《裸婚》、《求医不如求己》,不是大实话就是往猎奇惊艳上靠,相比之下,《蜗居》,书名已经是属难得文艺精品。去看看各大媒体畅销图书的排行榜,有几个不是响当当的书名。
也有些诗人书商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平衡金钱和艺术的关系。白天他们出“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类的书,赚眼球,赚销量,晚上回家在博客上写后现代的诗。这些诗不供出版,不为赚钱,只留给自己看,以慰藉自己无奈的市场手段。
相关博文:
企业品牌取名的三个秘诀
吉利汽车能借沃尔沃走向世界吗?
势利的中国人
吉利、奇瑞汽车品牌前景堪忧
教育行业的投资前景看好
中小企业的创业忠告
中国本土品牌正在迅速崛起
丰田危机引发日本企业恶补危机管理
中国品牌发展的五个步骤
新品牌的推广策略
不同阶段的品牌推广策略
评估新闻发布会的三个核心指标
新闻发言人的四个必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