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的进程,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到空中,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南极冰川开始融化了,海平面因此升高。据科学家研究推测,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许多地方要被海水淹没。面对这样一种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做?”朱老师用这样的开场白,开启了我们班级的“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讨论会。 我的同位王佳荣第一个举手发言:“我和妈妈星期天去中山公园游玩时,看见好多人在折槐花,把槐树枝子折得七零八落、惨不忍睹。槐树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对地球环境好处,损坏了它,会影响环境和气候。以后我再看到这样的事,要想办法制止。”张晓倩说:“前几天我和妈妈吃完饭出去散步时,没关灯就走了。现在想起来这是白白浪费电。发电要烧煤炭,节省了电就是节省了煤炭,节省了煤炭就是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以,今后我出门散步的时候要随手关灯。”我说:“少使用燃油的交通工具,对保护地球环境有利。今后,我外出时要尽量步行或坐公交车,尽量不打出租车。”
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讨论会的气氛越来热烈:有的同学说为了节约用电要劝说家长把家里的白炽灯泡换成节能灯:有的同学说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今后跟家长外出吃饭时自己带筷子,不用饭馆的一次性筷子;有的同学说为了节省汽油要劝说爸爸上下班不骑摩托车,改骑自行车;有的说为了节约用水在家里要用淘米的水浇花,用洗菜的水冲厕所,用洗衣服的水拖地;还有的说要把作业本的正面反面都写字……
最后,朱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发言,还建议我们制定一个《班级低碳生活公约》,用公约督促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简评:
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描述讨论会的经过,条理清楚。描述师生发言的时候,既注意“点”的描写——老师和关键同学的发言,也注意有“面”的描写——其他人物的发言,比较生动地再现了讨论会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