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勇,葛建勇讲师,葛建勇联系方式,葛建勇培训师-【讲师网】
心理健康励志培训
55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葛建勇:提高学习能力的九大秘诀之四 激励与赞赏--激发孩子学习的上进心
2016-01-20 47641

第四大秘诀:

激励与赞赏---激发孩子学习的上进心

 

倘若父母渴望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独立自主地成长,那么,千万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赏识和鼓励。只有赞扬与热情鼓励的阳光才能哺育孩子的心灵,促使孩子节节拔升。孩子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是因为他们拥有不息的进取心和坚定的自信心!然而,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从何而来呢?它首先来自父母慷慨地赏识热情地赞扬,不懈地鼓励。

 因为这种赏识,这种赞扬,这种鼓励,使孩子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看到了成功的曙光,看到了广阔的前景!如此,他们能停息奋斗的脚步吗?巧妙地赏识,高超地奖励,能化庸才为英才,能创造教子的奇迹!

一、孩子上进的信心

 激励和赏识是鼓舞孩子树立信心、勤奋进取的法宝,是提高孩子上进心的内在动力,也是充分挖掘孩子潜能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父母要学会激励和赏识孩子,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增强他们的信心。

现在,很多做家长的对孩子要求很严格,有错误、缺点从不放过,发现了就及时批评教育。这种不姑息、不袒护、不放任的态度是对的,也体现了对孩子殷切的爱,但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什么原因呢?因为只是一味地批评,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

 儿童、青少年都是有上进心的,包括那些缺点、毛病比较多的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扬、肯定和鼓励。当他们由于进步或是做了好事而受到父母的表扬和鼓励时,都会在情绪上得到满足,在精神上受到激励,在思想上产生快感。这样,积极的内心体验就会逐步丰富和加深,从而更增加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产生再进步或做好事的欲望。

这个道理,好像所有父母都很容易理解,也认为对孩子应该多激励、多赏识,充分肯定孩子的进步、优点和长处,但一联系到自己孩子的实际,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有的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可以表扬和鼓励的。

然而,恰恰就是这种孩子才更需要激励、赏识。这样的孩子,平时很少听到表扬的话,而听到的批评太多了,几乎成了常便饭,思想便越来越消极。这时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是教育者,对孩子不能感情用事。孩子表现好,进步快,能给父母争光,父母很满意,就爱得起来,成天夸个不停;而孩子表现不太好,毛病缺点比较多,总是给父母丢脸,就怎么也爱不起来,一见到孩子就气不打一处来,这是不对的。

 因此,父母必须努力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冲动,不要用直接的批评,而改用期望、信任和鼓励,用正面激励的方法,这样的效果肯定会好。每位父母都应学一点儿童心理学,我们不应忽略对孩子心理的研究。渴望得到激励与赏识,正是孩子心理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赏识塑造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当家长换一种心态,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热情地激励孩子时,孩子们的进步往往是令你意想不到的。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这是一位父亲总结出来的教育心得。这位父亲名叫周弘,他的女儿周婷婷幼时又聋又哑。但是,在周弘的“赏识——成功”教育下,加上老师和众多热心人的帮助,周婷婷不仅能听会说,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各种潜能,享爱了更多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感。1993年她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 员,后来又成为一名残疾少年大学生。据悉,在周弘的“赏识——成功”教育下,上百名被认为是“差生”的孩子转变为好学生。

  周弘说:小孩子学说话,不论说得多含糊,父母都报以热烈的赞扬,结果呢,绝大多数孩子都学会了世界上最难的口语。而现在,我们为什么不用赏识的目光凝视自己的孩子,却要抱怨呢?

抱怨教育不承认孩子间的差异,不允许失败,结果使孩子害怕失败,使差异扩大;赏识教育承认差异,肯定孩子的长处和点滴讲步.结果使差异缩小、消失。

     您想让孩子聪明吗?那么找出孩子聪明的‘星星之火’,吹风鼓气,它就会成‘燎原之势’;您嫌孩子写字慢吗?那么他哪天有进步,您就‘小题大做’地加以表扬,一定会有惊人的结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抱怨多于赏识的事实比比皆是,这正是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

中国的教育开始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大变革,而“赏识——成功”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之一。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  

    三、施予孩子赞扬与鼓励的阳光

     赞扬,就像是明媚的阳光,给孩子以无限的温暖;鼓励犹如快乐的风帆,给孩子以前进的动力。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幼稚的心灵尚未成熟,自己的风格也尚未形成,他们需要来自外界特别是家庭中父母的肯定。    心理研究表明,赞扬与鼓励是孩子形成自信、乐观性格的最有力的催化剂。 

只有得到一定程度的赞扬与鼓励。孩子才会有恒心与热情去干好某一件事。

 相反,嘲笑与指责却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让他们丧失热情。在嘲笑与指责中,孩子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恐惧感,从而否定自己,在否定自己的同时,会产生极度的自卑感而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当然,这里所指的赞扬与鼓励也并不是毫无原则廉价的赞美其实,对孩子错误行为的认同与鼓励,与嘲笑和指责孩子一样无利。对于孩子的错误行为,也要提出一定的批评,但这种批评是建立在尊重和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的基础之上的,绝不是嘲笑和指责。

因此。每一位父母都要学会赞扬与鼓励,避免嘲笑和指责孩子。每当孩子做对了一件事,或完成了某个任务时,一定要对他进行赞扬与鼓励,赞扬分两个部分:一是我们说的话语;二是孩子的推断。用这种语言: “好,干得好!”   你真是太棒了!  “不要紧,再来一次。”    

在实际中,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的话语要清楚地表明我们赞赏孩子的努力、工作、成绩、帮助、体谅或创造,要让孩子根据我们的话语自己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当然,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他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此,父母每一次热情的赞扬和积极的鼓励,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当他们稍许有一点好的品质或行为时,就赞扬他们具有了这些品质或行为。   

   在成长的历程中,每个孩子都会遭遇不同的困难与挫折,如考试不及格,受到教师批评,自己尚未完成一定的工作等等。在遇到困难与挫折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会表现得异常脆弱与消沉。而只有父母温情的安慰由衷的鼓励才能使他们忘掉不快,重新树立起信心并继续努力。赞扬与鼓励是帮助孩子克服困难与挫折的良方,是形成孩子自信之心和乐观性格的催化剂。 

四,  赞美可以使“笨蛋”变得聪明,指责可以使“聪明”变成笨蛋
     赞美孩子,会使他努力向上。相反,如果父母动不动就骂孩子“笨蛋”,否定他的能力,孩子有可能变得比你想像的还笨。     赞美孩子,能鼓励孩子去努力,也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父母常常低估孩子自我观察与学习的能力,因而经常为孩子的出人意料的聪明举动感到惊讶。但在父母赞叹自己孩子聪明的同时,不能打破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智慧,而是沉醉于自己的导师地位,凡是在自己以为有一些知识的领域,对孩子的观点大加鞭挞,横加指责,一定要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才解释为正确。哪里知道孩子聪明得很,尤其对于没有为既定的理论与观点“点拨”过东西,常思路开阔,对事物有惊人的理解与洞察力,有时显示出比成人高明得多的见解。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上,都有着基石般的支持作用。 
      在许多伟人身上,正是在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的成功。鼓励也是一种赞美,是养育孩子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地鼓励,这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鼓励应当持续不断,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是教育,教育更多的是训导、指教和纠正,而鼓励是什么,他们却不知道。

父母在孩子的眼里是巨大的、无所不能的,且有神乎其神的本领。孩子需要极大的勇气在“巨人”堆中成长起来,变成与大人一样的“无所不能”。试想,如果成人也处于同样的境地,与无所不能的巨人生活在一起,他们自己也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有足够的勇气去开辟自己的领域吗?孩子们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要求自己尽快成长,掌握技能,来战胜自己的微小和不足,他们多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称职的家庭成员,他们需要父母的鼓励来树立自己的信心与勇气。但是他们这种获得成人的承认找到自己位置的努力,常常遭到成人们的无情打击。

 因此,教育专家认为,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指责。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恰当的赞美应是建设性的、能够促进孩子个性全面地发展的赞美,而不是.简单的评价式的赞美。  

,别出心裁地奖励孩子
     奖励孩子,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采取灵活的方式,父母别具匠心的奖励,会对促进孩子主动学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应使孩子了解奖励的原因     

奖励孩子若能附带使他了解值得奖励的原因,不但能使他更加高兴,也使得他的心智跟着成长。
     例如:一个从不洗衣服的孩子,有一天忽然主动地把自己的一件汗衫扔到洗衣机里洗了。尽管他用了太多的洗衣粉与水,但母亲没有批评他的浪费,而是肯定他动手去洗衣服的行为,还给了他一点奖励。建议他下次可以多放几件衣服进去一起洗,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引导他。这位母亲认为:“在我们的头脑中应很清楚地意识到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与劳动精神比多消耗一些物品重要得多。而孩子们身上那些好品格的养成正是得益于这种适时的奖励”。

家长从正当的目的出发,让孩子知道只有自己做了好事,有了进步,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才能得到奖励。如此,奖励才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二)奖励孩子的聪明,不如奖励孩子的努力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聪明的孩子不应该因他们的智力和学习成绩而总是得到嘉奖,因为这样做会使他们容易自我陶醉,而且他们会把考试得高分看得过于重要。对他们来说,分数稍不理想就是彻底的失败。他们可能会因为一次所谓的失败就放弃努力。反之,那些因学习努力,而不是智力好的原因受到夸奖的孩子,受到鼓励后克服困难的能力则更强,他们日后往往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三)奖励要有轻重 
     使用奖励的方法和使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的其他方法一样,都应该有轻重。如果奖励孩子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那就会失去奖励的意义。这是因为如果孩子习惯于表扬,那他就会对表扬持无所谓的态度。另外,一些孩子做好事,只是为了显示自己,而实际上所做的事只不过是日常应尽的义务而已。表扬那种不太沉着和谦虚的孩子,会导致他自我欣赏和弄虚作假,当着大人的面才好好表现。别林斯基说道:“要让孩子懂得为了好事本身做好事,而不是为了奖励,也不是为了得到好处而做好事。”

     有一位很有名的田径运动选手,尽管现在每年可以拿到近百万元的收入,但他仍清楚地记得,在他小时候一直想要一辆电动车,却迟迟得不到家长允许;没想到却在一周后的生日那天,接到这份礼物。他永远忘不了他父母的良苦用心以及得到了自己想要东西的满足感。这位运动员的父母不但从物质上给予了孩子,而且教会了孩子如何克制自己。 

(四)当着其他孩子的面褒奖他的良好品行 

 在家里或在关心孩子的熟人中间,当着孩子的面褒奖他的良好品行,是一种独特的奖励方法。大家所谈的一切会给孩子良好的影响,他的行为得到了好评,使他感到无比的愉快。

 当晚上全家在一起喝茶的时候,妈妈说:“今天阿玲的行为使我感到高兴,由于工作忙下班晚,耽搁了接她回家的时间,她有因此而感到无聊,还帮助阿姨打扫房间收拾玩具。”

     奶奶对下班的父母这样说:“你看,今天伊伊趁我在准备晚饭的时候,把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怎能不欢欣鼓舞呢! 

    (五)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作为奖励
     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作为奖励,这能给孩子留下良好的印象。

     当然,孩子都渴望像父母那样做家务事。父母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劳动作为奖励,例如,洗手帕、帮助妈妈为客人摆好桌子准备吃饭、帮助爸爸修理自行车和无线电、检查地板打蜡机是否良好等等。参与大人所做的事,对孩子来说是极大的快乐。在幼儿园里,孩子对同龄儿童说:“我和爸爸一起……”,“我和妈妈一起……等等时,”孩子感到多么自豪啊!
      当然,大人在进行奖励时,要全部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特点是很困难的。例如,让孩子做不感兴趣的事,就不能产生奖励的功能。如果说洗手帕之所以使孩子感兴趣,那是因为初次叫他做这样的工作,而让孩子常做类似的劳动,他就会觉得没意思。只有让孩子有新奇感,并因此花费了精力而感到愉快的劳动,才能使孩子有获得奖励的滋味。

     (六)预先进行奖励
       有时孩子还未开始行动就接受奖励,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这样做会使孩子感到被信赖而充满信心去行动。“不应该让大人提醒才好好地做,要知道你已经是个懂事的大孩子!…‘你是个认真、用心的男孩子,做这件事一定会使我们感到满意。”这种奖励方式要建立在暗示、激发自强自爱心理的基础上。如果孩子对鼓励以及对给他的意见无动于衷,持无所谓态度,那么这里的问题就不是教育方法的问题,而是再教育的问题了。随着孩子进步的增长,会不断出现具有自觉性的良好行为,这就为孩子积极、自觉地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父母要把握好奖励孩子的“度”,讲究奖励的艺术,使奖励推动孩子自觉主动地学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用显微镜从孩子的缺点中发现优点;用放大镜从孩子的失败中看到成绩;用望远镜让孩子看到未来的希望。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郑州站 z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蔡老师 15925605583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