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入蔓延,就业率成为欧美社会“重症病”。各国开始重新思考制造业的地位,也相继出台吸引制造业回国的扶持政策和条件,以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据埃森哲最近的调查报告,有约61%的受访职业经理人表示,正在考虑将制造业产能迁回美国。“回流”成为制造业热词,引发了很多学者和企业的讨论。
很多观点认为“回流”只是一个短期行为或不会成“大规模趋势”。
其实,精益学者早在十几年前就探讨了制造业布局问题。
一般的经济规律使制造业自然趋向于低成本制造区域,这也是过去几十年“中国工厂”形成的理论基础,近来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步丧失,或者说从劳动效率与工资的比例关系来说,中国的优势在逐步缩小(过去20年,中国工人工资增长了10被,而到目前为止,中国劳动效率还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很多观点自然关注到中国周边更有优势的印度、越南将成为中国制造的威胁。
其实,制造业布局格局转移不是单一的劳动力成本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很多企业都受到非直接成本因素影响的困扰。
某欧洲知名企业家电消费品事业部,大部分代工厂在中国及周边地区,其产品出厂价格不及售价三分之一,但整个事业部却处于亏损状态。
最近几年,笔者在咨询服务的多家外企(中国制造,销售主要在海外)都面临类似问题:交货周期远远不能满足客户要求,为此经常发生空运,而库存居高不下,或者客户已经抱怨很大,但苦于找不到更合适的供应商。曾有客户供应链总监开玩笑说:有些客户真想付钱给他而让他们别下订单。因为空运费用比产品本身价格高多了,接单成了赔本生意,不接单,客户资源、客户声誉损失了。
看得见的是制造成本,看不见的是制造之外的成本。制造之外的成本负担越来越重,但供应链的隔离(工厂归工厂,销售管销售)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高度重视而积极思考对策,只是感到不舒服。
欧债危机是一个导火索或者是契机,让企业重新思考其供应链布局。10年前20年前有的不仅是劳动力成本优势,还有重大的区域就是现有产品的个性化不断在强化,产品种类翻番增加,由此导致的企业供应链成本不断增加,而最严重的不是成本问题,而是无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丧失的是核心竞争力,丧失的是未来市场能力。
靠近客户才能快速响应,精益大师们十几年前就提出了的观点。现在这个观点将逐步显现其影响力,最终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中高端产品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不是太高,或者适当的高价格是其个性化选择愿意付出的部分,这些产品制造终究要靠近客户,以客户为核心,否则将失去市场。因此,不是回流欧美的问题,而是该回流的部分应该回流欧美,该到拉美的应该去拉美,该移非洲的也不能含糊。改保留在亚太的部分也应该保留(中国还是最好的选项)以应对亚太客户。(如果所有都回流欧美,短期内因其品牌影响力还能保住大部分亚太客户,但如果中国企业或亚洲企业成长之后,这些欧美企业终将丢失亚太客户,这应该不是这些欧美企业的选择)。
靠近客户之后还要兼顾成本问题,按照精益供应链原则,将变化的部分转移到最后环节供应链后端,非客户关键影响因素尽量标准化,而标准化之后的零件可能选择低成本地区采购,这就是中高端产品供应链格局的改变。
对此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呢?
首先是出口加工企业的危机,不仅订单的利润率不断下降,而且最终将失去大部分的出口加工订单。
而机遇在借助制造基础,培育自身品牌开发亚太市场(需要长期努力和长远投资)。或者成为“回流”后欧美企业的零件供应商,这就要求企业具有产品标准化能力,并能与客户沟通标准化策略,其实深层次来说,也需要企业充分理解客户,而不是简单的“代工”。
而中低端市场何去何从呢?这些客户的价格敏感度高,而越来越高的物流成本也将低成本区域优势消耗殆尽。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也无法提供如此低价格的产品,这似乎成为一个无法破解的死局,但供需还是能自己找到平衡。在低成本地区生产,同时要降低物流成本,个性化将做出牺牲,客户想要低价格的日常用品,来至于低成本地区的大众化商品成为他们的无奈选项,其实,未来这些商品的个性化价值也不高。
低成本地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大批量大众化产品加工,但品质是底线,必须要确保,让客户建立信心。
欧债危机让欧美企业重新思考战略布局,从金融危机开始到欧债危机,也是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机和契机,除了产品、技术、管理的转型升级之外,未来战略定位应该排在企业转型升级之前应该考虑清楚的问题。
看清国际形势,清晰定位企业发展战略,实施转型升级策略。相信,未来中国将出现一批“强企”而不仅仅是“大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