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科宇
在我们调研和辅导过的企业中,反馈最多的三大管理难题之一就是:跨部门沟通与协作。
在企业发展初期,跨部门协作主要依靠三个要素:历史经验、员工的主动性、上级的直接干预。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工作总量增加、工作复杂性增加以及新的员工加入,使总经理忙不瑕接。
继续使用原来的办法来应对新的局面,这是不明智的。
进入转型期的企业,需要把“手工化”的管理过程转化成“自动化”。
如何转化?只需两个工具:流程管理和目标管理。两者相比,流程管理更为复杂,配套的工作更多,实施难度更大。更适合大中型企业。
更快捷方面的做法是:只需抓住跨部门协作的关键点:就是如何确保一个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成果贡献,其中包含成果的数量、质量和时间节点等要素,放在一起可称为“一项工作活动的结果”。这就是目标的概念。
目标是一项工作活动的结果,目标是在事先已经设定并且达成共识的。
生产与销售的协作,需要生产保证“交货及时”、“质量合格”、“成本控制”三大目标。而销售需要提供的是“订单质量”目标,如下单要及时清晰准确,每月供货计划是相对均衡便于生产的,订单变更的比率是受控的。
采购与生产的协作,需要采购保证“采购及时”、“采购质量”、“采购成本”三大目标。
其余各项工作均是如此---
不难看出,目标的设定有系统性、协同性,并且各部门必须达成共识,就知道自己部门该如何向内部客户贡献成果了。
原理并不难理解,但这只是目标管理的第一个环节。
也许,会让您意外的是,目标管理的管理对象并不是目标,因为目标是一个结果,是无法执行也无法管控的,可以管控的是计划。
计划和目标的关系:先有目标、再有计划;先有互相支持的目标,才有互相支持的计划。但问题是:制定计划在很多企业也是不严谨的、不全面的、没有事先讨论的,各做各的,因此行动也是各行其是,当然谈不上协作性,甚至在执行计划的时候是互相干扰的。原因是计划的产生并没有遵照目标管理的规则。
【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目标管理(mubiaoguanli)】
【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