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高考的印象
1977年,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作出于当年恢复高考的决定。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当年立即恢复高考。1977年的冬天和1978年夏天的中国,迎来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试,报考总人数达到1160万人。
1977年10月21号,中国各大媒介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透露本年度的高考将于一个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
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与过去的惯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的。当时,也不是采取全国统一命题。
1977年冬天,中国有570多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参加了考试,虽然按当时的办学条件只录取了不到27.3万人,但是它却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1978年,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七七级学生1978年春天入学,七八级学生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两届学生同一年入学,同一年毕业,真成了空前绝后的历史。
那一年,参加高考的人几乎都是在国家决定恢复高考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仓促上阵的。从1966年至1977年,绝大多数城镇户口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只能“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而农村户口的则回乡务农。
国家决定恢复高考,有资格报考的人蜂拥而至,甚至不少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师生携手同进一个考场,一块来挤“独木桥” ,来跨越这道“穿草鞋””与“穿皮鞋”的“分水岭”。于是乎,考生的年龄和文化水平以及反映在答卷上的考试水平都参差不齐。
恢复高考后第一年的考生中还真不乏出了些国家和社会精英,现在随便数数就有: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
薄熙来:原重庆市委书记
王 毅:外交部长
陈宝生:国家行政学院书记
张艺谋:著名导演
陈凯歌:著名导演
易中天:著名学者、作家
刘震云:著名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