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神话人才窥隐——人神英雄追思
之后的神话传说中的杰出人物如伏羲、燧人氏、炎帝、黄帝和尧、舜、禹就越来越接近人,现代人将他们称之为人神英雄,从科学角度看,他们在发明鱼网、火、耕种、医药,在围猎凶兽、治理恶水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被人们传说神化。现代人对他们的解释往往是一言一蔽之,说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这一点不假,但是,和现代的许多发明一样,其中关键人物的功绩却不可忽略。当然,原始时代生产力低的十分可怜,使得每一次发明创造,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甚至都不能由一个世代的人类来完成,但不管时间多么漫长,那关键的一瞬还是唯一。比如伏羲结网,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伏羲那个时代人们已经用网捕鱼了,但人们不知道是谁第一个结的网,后人想把这一段的劳动实践的经历传下去,才对此事进行简单地追溯整理,创造出伏羲结网的故事。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真的伏羲实有其人,他当时是原始部落的著名首领,结成了网捕住了鱼,人们自然将故事流传。至于他的人头龙身和其它的说法则都不是主要的。
两个说法,哪个可信度高呢?我认为还是后者。因为在原始社会的原始部落有首领这一点是不用怀疑的,而首领一般地说主要是整个原始人群生活、生产的组织者、指导者、实践者、带头人,而不是统治者剥削者,所以,他们最有可能首先有所发明,有所发现。当时社会,结绳记事已经司空见惯,能够结绳,就为结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前提,而打鱼维持生活也是当时的常事,但怎样多打鱼呢?这个问题无疑是生活需要逼出来的。需要造就人才,在这里同样适应。考虑这个问题最多的当然是生产前沿、心系大家的首领了。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由一个具体的人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可能。虽然说他们当时的智力在某些方面比不上现代人,但结网捕鱼确实也不需要造原子弹的智力,而基本上属于自然天成,和鸟搭窝、蜘蛛结网捕虫有所类似。我们可以沿此追溯下去,——伏羲整天领着人们用鱼叉(木叉)在河中打鱼,浅水中的鱼自然好打住,但一到深处就不行了,怎么办呢?他望水兴叹。他带着氏族青壮成员继续努力,尽量地多打一些,以供给全族老小果腹。一个偶然的际遇,在溪边一片不大的浅水中,有几条不小的鱼在那里游玩,他们赶过去,你追我打,竟抓住好几条。有一条大的立刻逃跑,却被通道处沉积的树枝树根网住了,大鱼瘪进树枝里边,游不出来,一下子被伏羲他们叉住了。大家的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回来以后,人们自然是分享劳动果实,讲述劳动的快乐,但伏羲却一直还想着如何多打鱼。他坐在草铺上,仰望着记事的绳子,那绳子左结右拧的,很象那树枝树根结成的“网缆”,挂绳子的旁边墙角处,有个硕大的蜘蛛网,两只飞蛾被牢牢地粘在上面,那手指般大的蜘蛛迅速爬来捕杀。看到此情此景,伏羲心头一亮:“哦,结网打鱼!”
这样一个故事,我们听着并没有虚构的痕迹,但我们却无从查考那段历史,我们只能用生活逻辑推测当时的情况。那么,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发生呢?我们说,不仅有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只不过过程可能更复杂些。因为事实上人们已经学会结网,而且说是伏羲发明的。如果我们对此不予相信,难道还非要另换别人不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