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震,肖震讲师,肖震联系方式,肖震培训师-【讲师网】
肖震 2022年度中国100强讲师
数字经济专家
19
鲜花排名
226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肖震:肖震教授在南京大学EMBA班讲授《数字金融》
2022-08-28 2137

数字经济专家肖震教授在南京大学商学院讲授了《数字金融:用共生效应开启普惠金融革命》


肖震老师在南京大学商学院全国首届互联网金融EMBA班学员问答


1、从今天的演讲,我们得知共生效应相对于供应链有其独有的优势,格莱珉模式正是互联网金融共生效应的一次伟大尝试。但是,我们对此仍有一些疑问,格莱珉模式与政策性金融扶持,都是以需求为导向,有哪些优势?


虽然都是需求为导向,但运作的方式不一样。政策性金融的出发点还是福利性质,往往是阶段性的。而格莱珉模式是用市场化的手段,激发贫困人口的生产力,使他们走上持续增长的道路。


2、在中国普惠金融怎样利用互联网来实现?互联网可以承担哪些作用?同样不太明白产消者的含义,能举例说明一下吗?另外,对消费者进行了划分,每个层次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普惠金融不仅需要借助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工具手段,更需要利用互联网精神去做。整个运营流程需要走向共生效应模式,以信息的开放对称透明为出发点,以不断创造大众的参与为驱动力,最后形成自己真正的独享型顾客,通过不断挖掘用户的终身价值来来实现共赢。


产消者是指具备生产力的消费者。他们能通过参与企业组织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传播甚至投资来帮助企业降低组织和营销成本,也有效避免企业闭门造车造成供需不匹配。


根据企业具体产品或服务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消费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参与。根据参与的时间阶段以及参与的深入程度,可以划分为极客,粉丝,用户,顾客。这样需求就能由一个抽象的点变成一个可以运营的共生效应。


3、老师所理解的互联网理念是什么?您怎样看待现在银行互联网化的趋势?这对互联网金融企业有怎样的挑战?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它是打破旧有的不合理的商业结构,因此能获得更多的拥护者和传播势能。互联网在国内已经颠覆了传统媒体和零售渠道,对于整个服务业的冲击才刚刚开始。银行业虽然具备很高的政策性门槛,但如果不能主动的互联网化,可能会沦为掌握用户的平台级互联网公司的附庸和供应商。


4、我们知道,企业转型升级最终改变的是企业内部的人事架构、运营流程、管理制度、供应链及价值链等,而非形式上的设备更新。因此传统企业互联网+最难的就是传统企业体制与互联网扁平化的冲突,这几乎是不可改变的,强如中国移动这样的高科技含量高互联网化的公司也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更不用说一般企业。我们想知道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谢谢老师!


是的,传统企业固有的基因和发展惯性很难改变。因此我认为可以开辟第二战场,在原有的组织外部搭建全新的平台用全新的流程来管理。或者也可以通过投资收购一些新兴的公司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当然如果有决心像海尔那样全面转型变革,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需要更多的决心和勇气。


5、嘉宾介绍了互联网对传统产品生产推广的影响,例如更接近用户,但互联网的过度运用会不会给一个产品带来负面影响?能否举例说明下?


确实存在一切企业披着互联网的外衣做的是淘金投机的事情。问题就出在,它们只是把互联网当作一个蛊惑人心的工具,并没有在运营上互联网化,出发点上更没有互联网精神。这几年很多P2P平台显然存在这样的问题。譬如互联网强调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在他们眼里就是:一切以赚钱为中心,其他一切都是手段。而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在他们那里变成:对外宣称,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6、互联网金融如何体现共生效应的管理?有可能做到共生效应和生产链相结合吗,这样会不会更好?我们不太明白产消者的概念,是说消费者也可以成为生产者,还是生产者以消费者为导向进行生产?


共生效应管理就是追求用户价值,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售后,帮助用户使用,从而不断强化和用户的连接,通过走进用户的生活方式不断创造出更加贴合需求的金融产品。共生效应和供应链并不矛盾,只是过去我们一味强调供应链的运营,把顾客当作了一个末端的需要被搞定的对象,结果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每次都需要重复性的投入大量的营销成本。


产消者的意思是让一部分消费者具备生产力,通过他们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深度参与,来简化企业的管理营销成本。


7、券商与共生效应有什么关系?以及怎样进行将共生效应管理应用于券商?


对于劵商依旧存在共生效应的运营。对于投资银行就是要深度参与到企业的价值链中去,让过去的顾客保持强连接,形成共享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财务顾问。对于证券经纪业务就是把顾客变成用户,而不仅仅是赚钱的载体,通过深入到用户的生活方式和金融理财价值观让更多的顾客变成自己的独享型顾客。


8、老师今天的演讲主题是普惠金融的共生效应革命,但是我听到的更多的是关于实体产品的共生效应革命,比如小米,特斯拉,比亚迪...老师谈到了社群经济,粉丝经济。但是,实体产品是讲究个性化的,有时候还是人格化的,而金融产品却是标准化的。所以,我们的问题是:实体产品共生效应革命的成功经验能指导金融产品的共生效应革命吗?


金融产品因为不存在硬件介质,更容易通过大数据实现个性化的需求管理。我们看到有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经开始运营共生效应,也就是从过去只是做渠道和通道转变为和用户的交互创造和用户之间的强连接。譬如有一家公司在阿尔法狗和李世石的围棋大战后,就适时推出了预测谷歌谷歌股价的金融理财产品,让不能直接投资美股的用户也能通过金融参与到这场人工智能的里程碑事件。


9、老师讲了很多普惠金融共生效应改革,和互联网金融密切相关,那么我们组想问一下当下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频发,从需求角度指导产品生产销售环节,它的风险可能有哪些,与供应链相比风险是否得到了更好控制?


共生效应强调的是用户运营,其实也就是用户的数据运营,另外出发点是建立在信息的开放透明,这些都有助于避免企业单方面的暗箱操作,从而使风控更加多维度。另外共生效应和供应链并不矛盾,只是需要把共生效应作为入口去运营用户,然后整合供应链共同为用户服务。而不是像过去只是运营供应链,然后大量的营销渠道灌输强迫用户接受。


10、老师提到市场的重心从生产到渠道到用户的演变,我们组想问一下随着市场的发展,将来市场重心是否会进一步从用户演变到其他方面?不知道老师能否为我们预测一下?


市场的最终发展会走向共享经济,到那时,生产者和消费者更加融为一体。企业和用户之间已经不仅是参与关系,更多的是共同拥有。在互联网化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盲目的用户导向,需要尊重生产者和渠道商的价值,因此我提出了厂商,渠道,用户3者的共同融合体,也就是产消者。我相信,未来的市场产消者会不断成为主流,也就是我创造,我消费,我传播,我升级。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郑州站 z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蔡老师 15925605583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