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菜员从厨房把菜端出来,站在餐桌边,就等待侍应生来上菜,侍应生不在,传菜员也不会亲自把菜放到桌上,手拿托盘,眼睛四处找侍应生来上菜,而且从旁边经过的咨客也不会帮忙,问他为什么你自己不能上菜,他说餐厅有规定:上菜必须由侍应生或者部长才能上,这是他们该干的活,也是对客人的尊重,其他人不可以给客人上菜。
那么这种情况就会出现问题了,姑且不说这种分工有无问题,但如果客人这时候已经饥肠辘辘,迫不及待,又或客人很赶时间的话,那也只能等了。
如何解决呢?看客们认真分析
提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并不难,难就难在怎样分而能合。
话说,战国时期韩国昭侯在位期间,一次醉酒酣睡于地板上。典衣(掌管衣服的人)恰好不在,典冠(掌管帽子的官员)担心昭侯受寒,取下衣服为昭侯盖上。昭侯醒后发现身上覆盖的衣服,问左右何人所盖。左右说是典冠,于是昭侯下令斩典冠,重罚典衣。
昭侯重罚典衣无可厚非,因为典衣的失职导致君主受寒,在君权时代这是大罪;但昭侯为何下令处斩典冠?典冠是昭侯免于受寒的功臣,如此功臣不仅得不到奖赏还要掉脑袋,难道果真是伴君如伴虎?第一次读到这则故事,和周围的同学们一样都困惑有功者为何丧命。但细细想来,昭侯的处理很合符现代管理的精髓。国家的管理和公司的运营一样,组织的有效运转依赖于制度的执行和赏罚分明。典衣被处罚,原因很简单,他没有坚守岗位履行自己职责,导致昭侯受寒而无人照顾;典冠被处斩,看起来比窦娥还冤枉,但实际上昭侯的处理十分得当。我们来看典冠的职责,他只是负责掌管昭侯帽子的官员,超出任何权限的活动均可视为越权。尽管他出于对昭侯的关心,但却好心办坏事,在没有任何授权的情况做了超出职权的事情,杀鸡儆猴成为昭侯选择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