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礼:人才玉成谈-第二部分 大才玉成论(省奖图书连载13)
人才玉成大讲堂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人类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人类社会自从产生以来,就为着自身的发展造就着自己需要的人才,从总的来讲可划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从远古时期(旧石器时代)到有文字记载时止,第二阶段包括有信史以来的文明时代。将两个阶段相比,可以看出第一阶段时间的漫长(上百万年),但有明显突破性成就的杰出人物却十分稀少;而第二阶段短短几千年,却出现了相当于文明史前时期总和还多得多的数以万计的有突破性成就的杰出人物,使人类历史进程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如果我们作个乐观的估计,按近30年的发展速度,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讲,人类进入“准高度文明”的社会将不会太遥远,可能就在500年左右。因为从现在上溯500年,那时不管欧洲还是美洲,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无论从生产力、从人才、从财富哪个角度来看,成为现在这样发达的社会都是不可想象的。但我们按照几何级发展规律计算,500年后的生产力发展,人才及科学的发展,财富的积累将是可以预见的。而且,人类对开发太空、对保护环境、对控制人口、对避免战争、对友好交往、对尊重人权和民主的科学、明智、理想的选择,定会使这种几何递升规律更有保障。
从第一阶段的漫长,可以看出人类进化的不易,人类从一般动物发展为类人猿、类猿人的历程之艰和人类之伟大。作为现代人,在人才研究领域,即不应厚古薄今,又不能厚今薄古。因为每一种偏颇都有碍于研究的客观和正确。正确的观点是要知道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人类,是因为古代人类一代代进化的结果;人类今天科技的发达、社会的文明是以古代人一代代地摸索和积累为基础的。没有古人火的使用、石器的制造,人类不可能有现代这样发达的思维,因此,也就没有现代人才、现代科学。所以,我们在研讨现代人才成长的规律时,决不可忽视对远古人才现象的研究,也就是说,不可忽视根和本。